close

幫敦化南路綠帶綁上一條象徵慶祝的紅色緞帶

(補充)文富在12/11發生地景藝術品因為政治事件而被蓄意損毀的事件,我看到消息後很替文富感到心疼,他是個單純熱愛藝術、熱愛創作的人,請那些政治人物搞清楚你要抗議的對象,你應該要抗議的對象,不要只會欺負只會創作只懂創作的藝術家!!!


雙十同慶

忙了一季,當看到最後一根竹子被插入土裡的那個霎那,心裡滿是感動,雖然我只幫忙插了八萬分之一百,但也覺得與有榮焉。

時間回到三個月前的一場會議上,我們討論到該以何種形式來歡慶敦南店的重新開幕,席間有各式各樣的提案,天馬行空亂說的被大家嘲笑、沒有話題無聊的被大家狠狠的駁回,一場會議從天亮開到天黑眼見倦鳥都歸巢了,我們還擠不出一丁點結論,大家都處在沒創意的彌留狀態,那天也只好草草結束回家去。

過幾天後某同事突然腦醒,想起深埋在腦海裡的一個畫面,於是努力用辜狗大神及關鍵字查詢,不久後水落石出,他找到一張在中正紀念堂廣場的照片。那是一張看不出用什麼東西組成但以數大之姿佔滿廣場的巨型竹子迷宮,我被深深震攝住,直到看到創作者的名字後,才想起我看過他另一件在華山藝文中心以竹籤染色的作品,當時印象也很深刻,速速請認識他的同事提供聯絡方式,在一週後的下午,我們終於碰面了。

他是享譽國際的
地景藝術家游文富


晴耕雨讀

我們的計劃有二,一是希望沿著敦化南路的綠帶插出一片竹林,用量化的裝置依附在原先的地景上,進而改變地景風貌,人的視覺模式也跟著被引導,覺得這裡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太一樣,而想要去探索。二是希望在敦南店大門的拱頂,能有一件作品與敦化南路上作品互相輝映,讓來的人都能近距離的親近藝術品。


總計八萬根

計畫沒問題了,接下來就是要開始執行這項工作,首先敦化南路的綠帶隸屬市政府公園路燈管理局,我們想在公家土地上插竹籤必須要經過申請,核可後才能執行,於是接下來的數週內我們開始一連串跟相關單位的提案、溝通、送件、會勘、、、等繁雜的過程,所幸送件的過程非常之順暢,收到許可公文後,文富及他的學生們就備齊了八萬根的染色竹籤,計畫以一星期的時間在敦化南路綠帶上當起都市農夫。


台北敦化南路版的拾穗

開始工作的前幾天,文富提到土要濕軟才好插的問題,當時天天陽光普照,本還擔心是不是要去申請一台水車來灑水或是我們提水桶來灌溉,沒想到開工的前一天老天幫了個大忙,下了一陣雨,接下來的日子裡也陸陸續續的下著雨,土地變的更鬆軟,讓我們插起秧來格外的輕鬆。最後一天的下午還出現了久違的陽光,光穿過樹梢映照在竹籤上,竟也產生秋天豐收的錯覺,只是收成的喜悅來自挺直的竹籤並非彎下腰的稻穗。

我跟文富丟下待插的竹籤,拾起相機捕捉這一刻的吉光片羽。


背著光


創作者


漸次蜿蜒


新生命


融入地景


似雪牆的走道


向上延伸

一起工作的這幾天,邊工作邊聊天成為農閒的時候最重要的一個段落,猶記得那天的話題是:「文富,為什麼我之前連絡你,你都要下午約莫2-3點才會接電話,是因為創作太晚,比較晚起嗎?」怕他因為要創作這次的作品而亂了作息,於是我關心的問。

「喔......不是啦,因為我早上要陪小孩玩,中午要煮飯給小孩吃,下午哄小孩睡午覺後才會開始接工作的事情,所以不好意思,我下午才會回電話啦。」聽完後,我對著他深深的一鞠躬,除了敬佩他以外,同時自己也覺得有點小慚愧,一樣都是為人父母,他在創作的同時還能兼顧家庭,把家庭跟小孩放在第一位。難怪文富的作品總有股親切感,除了他愛鄉,用的都是家鄉的材料,也愛家,自己帶小孩陪小孩成長,這樣的精神也投射在他跟學生的互動上,比較像朋友而不是師徒的關係,插秧的過程中,他與學生互相虧對方,笑笑鬧鬧好不快活,難怪呈現出來的作品是這麼的使人愉悅。

「文富,趁有陽光,我幫你拍張照片吧。」

「要把我拍的很帥喔!」

「沒問題,交給我吧!」說完他笑了開來。


認真的男人最帥氣

經過大家的努力,這兩件作品已經完成,在敦化南路綠帶上的作品是「竹變」,垂掛在敦南店大門拱頂的是「竹影」,我們預計陳列到年底,希望大家都能來欣賞,你想要感受它、摸摸它、跟它拍照我們都非常歡迎,但是請勿推倒它、拔掉它、扯掉它、偷走它,因為它是一件有期限的地景藝術品,而且是創作者懷抱著對土地的熱愛及敬意呈現給大家的公共藝術品。

這裡有他幫
愛瑪仕創作的櫥窗作品。關於愛瑪仕的笑話,下集再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ber's place 的頭像
    amber's place

    amber's place

    amber's pl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